在多個利好政策的推動下,互聯網+回收模式得到普及與推廣?;ヂ摼W+廢品回收是對于傳統模式的一個升級與改造,新型的互聯網思維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的信息技術手段,實現了廢品回收線上線下的結合。
走街串巷找客戶,靠運氣“吃飯”的傳統回收模式已經過時了,用戶只需拿著廢品,下個樓走幾步,手機掃碼/輸入手機號/刷卡多種方式投遞廢品,幾秒鐘搞定,再也不用為回收廢品發(fā)愁了。
用戶還可以通過小程序或app下單,只需要在手機上選擇廢品種類和回收地址,足不出戶就能實現上門回收,而回收企業(yè)也能精準匹配客戶。
互聯網的加持,打破了兩方的信息孤島,高效鏈接起產業(yè)的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。
《“十四五”循環(huán)經濟發(fā)展規(guī)劃》提出,到2025年我國資源循環(huán)利用產業(yè)產值達到 5 萬億元。發(fā)展循環(huán)經濟與廢舊物資回收密不可分、相輔相成,積極推行“互聯網+回收”模式,更有利于提高廢品回收利用率。
我國每年產生的舊衣服近5000萬噸,廢紙量超1000萬噸,廢塑料超1040萬噸,而互聯網廢品回收,能幫助這些廢舊物資快速流轉,進而快速變現。
互聯網廢品回收作為一個新興的朝陽行業(yè),借助于互聯網模式,崗位類型不再局限于回收小哥、回收站、打包廠的工作人員,還有平臺日常的程序和運維人員,自然能夠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歡迎了。